06-08613-01-1

水墨畫 虛與實篇 林家同 當代新藝術研究應用

2021年09月06日  謝振寶 文

藝術收藏三|「虛與實」中國水墨畫 林家同院長重新定義「 似與不似之間」 意境 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在空間意境的創造上,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兩者各有所長。中國山水畫追求一種有跡無形、超乎象外、虛實相生的空靈美和虛無美,藉「藏」、「隱」、「留白」等方式闡述畫境,留給觀者無盡的遐想,並以它的「虛」引領人們超越狹隘的「實」,去領悟宇宙萬象蘊含的精神大美。所以,水墨畫家常常陶醉於情與景的夢幻中,在一「虛」一「實」一「內」一「外」中與自然融合一體。唐代張璪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是最有中國古典畫學特色的一句話。『造化』是自然中孕化萬事萬物緣生緣滅的玄機,『心源』則是人對自然的精神感悟。齊白石亦說:「欲立藝者,先立人。」均與蘇軾所云:「讀書不多,畫則不能進於雅;觀理不清,則畫不能規於正。」不謀而合。唯有將自身的情感意象、智慧感悟及聯想創作結合,方能成就水墨畫之「取意一瞬之間,凝聚永恆之美」之最高境界。本篇林家同院長以台灣葛式水墨虛與實篇重新定義「似與不似之間」之禪心修持所得渾融體現新義論述中國水墨畫的虛實相生與留白藝術的心源精隨從破而立成為當今水墨畫虛與實創新藝術教育的新研究應用技法

虛實之美

畢卡索的名言“我不畫我所看見的,我畫我所知道的。”強調當他主觀與客觀在探索自然萬物現實抽象之美後,會再透過自身對自然萬物美的感悟與篩選,不受時空約束,重新加強表現藝術的神韻與張力。
明藏之樺畫作為林家同院長以葛式水墨技法虛實創新畫作,以東方禪學及西方真善美展現,畫中有境、境中有意,相互滲透轉化的虛實交錯,正是呈現意與境的虛實魅力之美,所謂「以虛無見氣韻,為此畫之極誼」就是藉看似微不足道的空白,豐富又傳神地表達思想意蘊的生動寫照。藍色丹青的心靈引線變化佈局於山中既黑極黑處些許部分,深不可測之筆墨氣韻,藏不可現的深層內涵。畫中有形則實,無形則虛;黑是實,白是虛;山是實,雲是虛;左上山稜紅鍺點綴豐富了畫作生命力,於虛實之中融入了創作藝術家林家同院長內心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感。畫作中的黑白,即白當黑、以白襯黑、知白所黑,即左山稜屬陰、右氣動白雲屬陽,右下之山稜又以反向法呈現,山稜以陽白呈現於白雲交界處虛實相生,與觀賞者有延伸無限變化,心靈相契之對話與共鳴。古人所言「一墨具五色就是在作品中展現心靈式的水墨氣韻,以意統攝萬象山川,建構深遠的藝術之境。

虛與實的留白藝術

美學家宗白華曾説:「水墨畫最重空白處。空白乃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且空而後能簡,簡而練,則理趣橫溢,而脱略形跡。」畫作心致青雲,渾融一體形成易經氣局、氣勢及氣運能量,運氣流動,此乃中國水墨畫中常被忽視遺忘的技法與精神-「留白與氣運」。

畫作:心致青雲 (2021年心系列)創作者:林家同138×72 cm 。本畫作由畢象藝術拍賣授權提供

 

畫作心致青雲之氣運,妙在能賦予畫作的巨量與無限的生命活力,畫作裡創作出山稜穿越雲層、超越有限的空間、物象等進入無限的時空意境,進行虛實相生的審美體驗,畫中「留白」、「計白當黑」、「筆盡而意不盡」、「筆簡意繁」,林家同院長創造畫中仰衝意境,右山稜以虛映實、左山峰以實顯虛、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生的結合與變化,凝聚創作的匠心、禪心及修持,具體運用”白”與”黑”。故在「無畫處皆成妙境」,畫作中的留白能量氣韻將是最極致的幽蘭禪心意境,不單是審美的極致,更是處世的精髓。台灣葛式水墨的虛實相生創作自然、自由、自在,更成為現代水墨畫的新時代代表。誠如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及「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哲學思想,早已蘊含中國水墨畫的「虛實相生」藝術根基。
臺灣葛式水墨畫創意畫家 林家同院長,現為中華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總會 總院長

https://www.morrisinkart.com/
Tags: No tags

Add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